English

《红色康乃馨》“神秘”出现

2001-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警长刘志明因涉嫌强暴案犯家属被告上法庭,青年律师周若冰在洗清刘志明嫌疑时不断收到表妹徐晓晴的告急电话。就在周若冰决意从刘志明案中抽身去见晓晴时,晓晴突然在钢厂被电磁盘跳闸掉落的钢锭活活砸死。这被认定是偶发的工伤事故。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有人把周若冰放在死者身上的白菊花偷换成红色康乃馨。这红色康乃馨的神秘出现,激活了周若冰心中的隐痛……

这就是20集电视剧《红色康乃馨》讲述的故事。这是一部以某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大案侦破过程为背景,表现反腐倡廉重大现实题材的精彩力作。该剧的播出,现在已经备受关注。该剧最大的特色是:在反腐倡廉的主旋律中,引进了层层递进的推理手法,对于情感与欲望的主题也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增强了观众追看的效果,也使人物形象越发鲜明并富有立体感。这部京沪携手拍摄的剧作在专家看片会上就深获好评。是继《生死抉择》、《大雪无痕》等影视剧后的又一部反腐力作,它的播出,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现在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小说也随即出版。于是,笔者拨通了《红色康乃馨》的作者陈心豪的电话,了解他创作这部作品的前前后后。跟我谈话的时候,电话那端的陈心豪一直很激动。

记者:谈谈您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它的创作有无受到前一段时间中央台播出的《大雪无痕》的影响?

陈:一直忙着创作《红色康乃馨》之后,又在忙着创作其它作品,所以,我并没有看《大雪无痕》。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是因为我们国家目前在法治建设方面还很欠缺,企业里的人治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行政上怎么说就怎么做。刚开始,我是想写关于一个律师的,后来导演提出要有一个完整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于是,我便构思了《红色康乃馨》的基本框架。

记者:您个人的一些经历和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不是有很大联系?

陈:我以前在一家钢铁厂呆过6年,亲眼目睹了发生在企业里的很多事情,知道工人们如何为企业默默做着贡献也和工人们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我去了工人文化宫工作,和工人朋友们接触的机会仍然很多,了解的事情也就更多了。另外,我对于工运史等都有研究,曾参与了《上海工运史》的编写。耳闻目睹之下,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我觉得工人们真的的很伟大。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60年代的时候,有位老炉工为了挖出一个炼钢的铁锅,用手指去挖,十指都挖出了血。60年代的时候,我国的矿源少,炼钢的炉又小,为了提高炼钢效率,技术员们就研究在炉水中提炼出一种叫做矾的矿物,一次,两个老炉工和一个女技术员为了取证一个准确的数据,冒着生命危险走进1700度的钢水,后来三个人全部牺牲,女技术员已经被烧焦,而当人们翻开她的尸体的时候,她却仍紧紧护着那本记录了有关数据的本子。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工人们就是这样义无返顾地努力工作,尽职维护着国家财产,默默为企业做着无私的奉献。现在的工人们,仍然是心系工厂,为了工厂的集资,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所以,我就很想把我自己的所想所闻、所感写出来,也替工人朋友们说出心里话。

记者:您认为怎样才能写出一部好的作品?

陈:一部好的作品一定得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得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如果你指望拿着领导的介绍信去采访,高高在上的样子,那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记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您对于它的很快走红有没有预期?

陈:我创作的出发点是老百姓喜欢,因为我认为不管是写有关主旋律的作品也好,还是一般的作品也好,卖点是应该考虑在内的,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更何况这两点并不矛盾,老百姓喜欢了,自然卖点就好。

记者:《红色康乃馨》的走红,对您有什么影响?今后,您还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陈:我是一个淡薄名利的人,所以,这部作品的走红对我并没有多大影响,只是在我身边的工人朋友们高兴的对我说,我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而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用功之后的好学生,考试得了满分,只是感到很高兴。目前我正在创作另外一部关于幼儿素质教育的作品,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之下,他们都比较娇弱,所以我很为我们国家的未来担忧,于是就想创作这部小说。当然,关于工人题材的作品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陈心豪简介:上海人,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参加自学考试毕业于华南师大中文系,6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国营农场、钢铁厂呆了11年,后调入上海工人文化宫工作,至今。

 (紫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